跳到主要內容區
 

認識精神科藥物與副作用

摘自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學生輔導中心校園心理衛生專題文訊第21期

認識精神科藥物與副作用

本期編輯:朱謹伶

在一般人的印象中,內科疾病是看身體內部裡面的器官或是內分泌情況、外科疾病是看身體外部明顯的傷口、眼科是看靈魂之窗等,那麼精神科是提供給怎樣需要的人之幫助呢?

在精神醫療的觀點中,認為健康正常與精神疾病的區隔是在失功能或不健全之症狀之量化的程度差異,而非為有無罹患疾的區隔,且其行為表現並非一定全然與健康個體或社會規範有所脫節與叛離。因為,受到精神困擾的當事人,在生病之前也是健康正常人,而且因為生病事實上是生理、心理與社會環境互動下的最終結果,所以不適宜使用道德規範標準來進行評價。此外,精神醫療認為不論是正常人或是受到精神疾病困擾的當事人,每個人都是值得受到尊重,且擁有改變與進步的可能性。

事實上,生命中所發生的每件事情都是有其意義與價值的,因此疾病或許會造成當事人與身旁的親人好友的不便與耗費心神,但是也會藉此促進豐富生命經驗、觀點視野的擴大、人際關係的新學習與發揮成長與健康的潛能。

一、認識精神科藥物

當了解精神醫療的背景與精神,可以發現到精神醫學認為心理與精神上的困擾問題是造成精神疾的原因。因此,若能對一些常見的精神困擾的症狀有所了解,及其精神科常用的治療藥物之適用情況、作用與副作用有所認識,則可以提供學生相關的資訊與作為關懷事項的方向。

首先,先來認識六大類常見的精神科藥物及其適配症狀:

(一)抗焦慮劑

抗焦慮劑的主要作用是用來幫助降低或消除焦慮,因此抗焦慮劑可以幫助解除緊張、心煩氣躁與恐慌害怕等症狀,當藥物開始發揮效用時,身體將會出現有全身性肌肉放鬆、心慌焦躁感降低,與穩定心神情緒的功用。因為抗焦慮劑具有鎮定效果,所以抗焦慮劑也被稱為鎮定劑。

(二)安眠藥

安眠藥的主要作用有數種,分別為:誘發睡眠協助入睡、維持一定睡眠時數、避免過早起床。當服用安眠藥物後約30分鐘,藥效作用會開始作用,此時會感覺到有睡意感、打哈欠、眼皮沉重或是昏沉感,進而入眠休息。而某部份的抗焦慮劑與安眠劑在藥理上是屬於同一種類別。

(三)抗精神病藥

抗精神病藥主要作用是用來控制有關幻覺、妄想、減少攻擊慾望、控制過度活動與緩解緊張焦慮等,因此抗精神病藥具有強效的鎮靜效果,因此也被稱為重鎮定劑。然而抗精神病藥除了可以用來治療上述情況,也可以治療有關非精神科疾病。

(四)抗憂鬱劑

抗憂鬱劑的主要作用是用來緩解憂鬱症的症狀,如:改善低落的情緒、促進食慾、幫助睡眠、增加注意力集中等情況。然而抗憂鬱劑並非在短短幾天內就可以看到上述情況有明顯改善進步的情況出現,而是需要在醫生處方所開立的足夠劑量下,至少連續服用兩週,讓血液中的藥物濃度達到治療濃度時候,抗憂鬱劑的藥效才能開始效控制或是緩解上述的憂鬱症狀。

(五)情緒穩定劑

情緒穩定劑的主要作用是用來預防躁鬱症的復發,以及治療躁期所出現的情緒高昂、急躁多話、易怒衝動、注意力分散、意念思考鬆散、睡眠需求減少等症狀。

(六)精神刺激劑

神經刺激劑的主要作用提高情緒或精神、集中注意力與減緩過動與激動行為的出現,在醫學上主要是用來治療注意力缺乏症候群,如:過動兒;另外,因為長時間服用神經興奮劑後會減少睡眠時間,因此也會用來治療白天嗜睡症。

因服用精神刺激劑後有抑制食慾與提升新陳代謝率,因此可有效控制或減輕體重,故曾被製作為減重藥物,但因不當使用會損害心臟功能與產生幻覺,因此目前的減重藥物禁止添加精神刺激劑(安非他命)。

二、精神科藥物常見的副作用

藥物治療要發揮最佳療效的關鍵是確實遵照醫囑規定服用藥物,且密切與醫生討論服藥後有關症狀的改善情況,此外也可與醫生陳述藥物所帶來的不適感或副作用。事實上,藥物的副作用可視為身體已開始吸收藥物來控制症狀的徵兆,且大多的副作用會在持續服藥二至四週內獲得改善。另外,可請醫生協助是否更換其他藥物種類或是降低劑量來減少身體對副作用的敏感度,上述三點皆可有效改善藥物副作用的情況。現在來介紹六大類的精神科藥物常見的副作用:

(一)抗焦慮劑與安眠藥

抗焦慮劑與安眠藥均屬於中樞神經抑制劑,副作用大致相同。中樞神經抑制劑常見的副作用有想睡覺、肌肉較為無力與頭暈,因此服用抗焦慮劑與安眠藥物需避免駕駛或操作機器,以避免危險發生。

此外,服用抗焦慮劑與安眠藥需避免飲酒,以免有呼吸抑制的危險性。再者,服用抗焦慮劑與安眠藥需避免食用高脂的食物,如:肥豬肉、鹹酥雞等,因脂肪會阻礙藥物的吸收,使藥效無法完全發揮。

(二)抗精神病藥

服用抗精神病藥常見的副作用有:體重增加、月經不規律、容易口乾舌燥、排便或排尿困難、變換姿態時會有低血壓,有的時候會出現不自主的頭歪、眨眼、手部顫抖與走路步伐變小等,但以上的副作用出現時,可向醫生反應來調整劑量,或是針對某些副作用給予適當的藥物,即可緩解或消除。

(三)抗憂鬱劑

服用抗憂鬱劑常見的副作用有:口乾舌燥、排便或排尿困難、心跳增加、想睡覺或變化姿態時短暫的低血壓,但隨著製藥技術的推陳出新,副作用的影響時間越來越短,同時干擾程度有降低的趨勢。

(四)情緒穩定劑

情緒穩定劑的常用藥物為鋰鹽,在服用鋰鹽常見的副作用有:想多喝水而導致上廁所的頻率增加、手部輕微抖動或體力降低等,其為暫時性的副作用,因此症狀會逐漸消失。

當鋰鹽用藥過量則會出現有鋰鹽中毒的情況,包含有:肌肉痙攣、嚴重嘔吐、動作遲緩、嗜睡、眩暈、口齒不清等,有上述情況發生時,則需要立即停藥,並送醫治療。

(五)精神刺激劑

服用精神刺激劑常見的副作用有:口乾、食慾不振、體重減輕或心跳變快。因為精神刺激劑為甲基安非他命的衍生物,因此若無在醫生的評估與追蹤的情況下,不當使用精神興奮劑則會有藥物依賴與成癮的危險性出現。

三、精神科藥物副作用的處理方法

所服用的精神科藥物必須經由醫生開立處方簽來合法取得,此外如果可以了解目前服用的藥物種類,則可以進一步重點觀察其副作用的表現情況與適應情況,且適時地與醫生進行溝通討論,針對藥物種類或劑量上加以調整,或是調整一些日常生活的習慣,則可以增加生活品質與適應情況。而在面對精神科藥物的副作用,以下也提供一些簡易的緩解與處理方法以供參考:

(一)心跳加速

可以做腹式呼吸與肌肉放鬆,並保持充足的睡眠與適度的休息,此外需避免攝取含咖啡因與酒精等刺激性飲料。

(二)姿勢性低血壓與眩暈

當從躺臥、坐姿等起立時需緩慢起身,讓血液循環有適應的時間,勿瞬間變換姿勢避免暈眩與跌倒的發生,且需補充充足的水分。

(三)食慾不振或是有噁心嘔吐感

可以將服藥時間改為飯後以避免有食慾不佳或噁心嘔吐的感受發生;另外,可在吃藥前先吃點小點心,如:蘇打餅以避免空腹服藥而過度刺激腸胃道;再者,可以在不同的時間進食液體及固體的食物,以減緩腸胃道負擔;還有,避免使用奶類製品與辛辣食物以免造成腸胃負擔;最後,需適度補充電解質以維持體內電解質的平衡。

(四)失眠

日常生活中可加入適度的運動,如:散步、伸展操,並維持規律與固定的睡眠時間,且避免下午後使用刺激性或有咖啡因的食物,最後,在睡前避免過度進食而影響入睡。

(五)體重增加

培養每天固定運動的習慣,如:慢跑、游泳、騎單車等,且減少食用高油高糖的食品。

(六)便秘

可以藉由多喝水與腹部按摩以滋潤腸胃道並促進蠕動,且養成每天固定排便的時間。另外,在飲食方便可以多食用蔬菜或相關的高纖產品,或是與醫師討論後在醫生的處方簽下適時地服用軟便劑。

(七)口乾

避免使用含酒精成分的漱口水漱口,可改用清水漱口即可,此外,可在口中含冰塊、、嚼(無糖)口香糖或含酸梅等,皆有效可以緩解口乾的不適感。

(八)視力模糊

因眼睛容易疲勞,所以須避免長時間閱讀以減少疲憊感;此外,可以增加閱讀環境適度明亮的光源,並採取正確的閱讀姿勢;或者,可以使用輔助工具(如:放大鏡、眼鏡),以及依醫師處方使用眼藥水。

(九)小便不易解出

需增加飲水量(每天至少須攝取2000㏄);或是在解尿時可以聽流水聲、手握冰塊;在必要時,需尋求醫師給予適當的協助或做藥物上的調整。

四、老師可以提供的協助

當老師對於精神科的疾病症狀與藥物作用有更多的了解,老師則可以提供給學生更貼近學生內在心情或困擾的世界,學生也能夠感受老師的溫暖與關愛,因此可以帶給學生有勇氣來面對疾病的衝擊,並努力嘗試克服困擾而往更健康與喜樂的生活邁進。那麼,老師可以提供給學生哪些協助呢?

(一) 了解學生目前所遭遇的情況與困境

老師可以先從了解學生的疾病所產生的症狀情況,對學生日常生活或是學業人際上所帶來的影響,以及學生是否有求助其他相關的資源等,來提供學生協助與幫忙,並鼓勵學生就醫治療,且了解學生所服用的藥物種類與其可能帶來的副作用對學生造成的不便。

(二) 叮嚀與觀察學生的用藥情況

因為精神藥物要發揮藥效,不僅需要透過正確的藥物種類、藥物劑量、服藥時間與服藥方式等多方面的配合,並保持一段時間的持續用藥,才能發揮精神科藥物治療的最大功效。

在臨床上,常發現因為服用藥物所帶來的副作用,或是持續用藥時間不足,而導致治療成效不彰等,因而出現擅自自行停藥的情況,此情況將可能導致疾病症狀的再度複發,所以老師可以叮嚀與觀察學生的用藥情況,以作即時的提醒

(三) 去除標籤化以建立善意良好的學習環境

當老師對精神科疾病的症狀與用藥有相當的了解後,且具備基礎有關精神科的正確的知識後,老師將可以為有精神或心理困擾的學生支持與鼓勵,並體諒學生因症狀或副作用所帶來的限制與生活狀況。

另外,老師可以鼓勵有精神或心理困擾的學生在班會,或是透過輔導中心辦理班級輔導來表明自己狀況,以營造相互尊重與彼此包容的學習環境。

(四) 搭配心理治療:

精神藥物治療所扮演的角色是在穩定學生體內的生理機制,以緩解各類疾病的干擾程度,但是心理上的結並未解開。俗諺說:「解鈴須由繫鈴人」,既然精神科疾病是在精神或心理上生病的情況,那麼心病則需要心藥醫治。因此,當內在的心結尚未化解或處理,吃再多的藥也只能維持在穩定的狀態,此時若可以搭配諮商或心理治療,則可以提供學生在症狀或是其他的調適上有更多的幫助。所以當學生承受精神心理的困擾時,不僅需要老師的關懷、精神科醫師的服藥治療外,也可以轉介至學輔中心由專業的心理師來提供心理諮商或心理治療的協助。

資料來源摘自:

•陳俊欽等編譯(2002)。精神醫學。台北市:藝軒。Michael Gelder, Richard Mayou, John Geddes著。

˙沈武典著(2007)。21世紀臨床精神藥物學。台北: 合記

˙精神科用藥指導。台北市政府衛生局保健網。【引自網路文章http://www.healthcity.net.tw/med_qa/faq_content.asp?id=89】

Stuart, G. W. & Laraia, M. T. (2005). Principles &Practice of Psychiatric Nursing (8th eds.). St. Louis : Mosby

˙淺談精神科藥物與副作用。嘉南藥理科技大學導師雙週報。【引自網路文章http://sao.chna.edu.tw/main/uploadfile/news/10010817010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