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克服羞怯 重建自信

克服羞怯 重建自信 撰文/鄭石岩

害羞不是與生具來,而是後天學習來的。如果成長過程中,信心受到打擊,就比較容易害羞,因為自卑作祟。

自卑與一個人的自我概念有關;自我觀念是長期收集別人對自己的觀感漸漸形成的。因此,一個人在成長過程中,得不到成功的經驗,接受不到讚美,他的自卑感就會牢固起來。不過有自卑感的人未必都會害羞,而是他又採取了避免與人接觸時,羞怯才會出現。羞怯帶給人的困擾是:
不能有效地表達自己的意見,潛能發展受到抑制,權益受到忽視。
不敢關心別人,以致與別人和不來,造成人際困擾。
不敢尋求協助或請教別人,以致喪失許多權益和機會。
不敢表示異議,而被別人拖著走,至蒙受損失。
在職場上他們努力表現仍得不到注意,從而情緒低落,對勇於表達意見的人不滿。
羞怯的困擾,會造成失望、沮喪和焦慮。

害羞都是個人早期自卑感作祟所造成的。因此父母親和師長,要注意孩子信心的培養,欣賞他的成就,發掘其優點,給予適當的讚美。更重要的是,幫助孩子勇於嘗試,當孩子勇於與別人接觸、表達意見和交往時,應積極表示欣賞和支持。

一個羞怯的成年人,要怎樣才能克服羞怯?

我的心理諮商指導教授鄭心雄先生,有一次從他的花瓶中,取出一束花給一位害羞的學生,「你現在拿這幾朵花,就在這棟大樓裡或附近,逢人就送,向他說幾句話,送完為止。」這年輕人逼不得已,硬著頭皮去送花。

不一會兒,幾支花送光了。老師問:「你怎麼送出去的?」「我說鄭老師要送你花;有些人收下說謝謝,有些人卻錯愕害羞,我大膽地把花給了他,說:『就是要送給我遇見的幸運者』我在害羞中完成一件新鮮事。」

要克服羞怯,還要注意怎麼應對別人的恭維,要高興地接受並表示謝意,要練習好怎麼回話,碰到諸如此類的事,就要能自然反應,不再害羞。

其次,要重新檢討自我評價,不要老認為自己不行。

如果你凡事羞怯,一定要下定決心革除這個習慣,只要打破一次逃避的舊習,就能破繭而出;經過幾次練習,就能獲得新的自信和自尊,從而擺脫事事吃虧的壞環境。